现在国家在各个层面上提倡“工匠”精神(本文专家、工匠属于一个概念),实际上是要求每一个人对待自己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
管理人员在管理知识、技能上精益求精,做管理方面的专家;研发、技术人员要钻研前沿技术,盯住一点细研细究,成为某一科研技术领域的专家。
一线员工在操作、工艺上精益求精,做操作技能方面的工匠,做厨师的要成为大厨,等等,一句话,360行,行行要立志成为状元。
咱们国人,有些灵活有余,专注不够,就像一组漫画所绘,一个人扛着镐头到处挖井,快要挖到水层了,耐不住性子又换一个地方重挖,屡屡浅尝辄止,辛苦倒是很辛苦,却不出活。
现在的社会信息泛滥、机会泛滥,人们被这个世界弄得眼花缭乱,专注劲还不如我们的先辈们,譬如世界有万物,齐白石只专注于画虾,画虾水平世界一流。
黄胄专注于画驴,画驴水平世界一流;徐悲鸿擅长画马,画马水平世界一流;李苦禅专注于画鹰,画鹰水平世界一流……,以上哪一个是朝三暮四的结果。
专心执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为外面“花花世界”所诱惑。
企业中,很多人把工龄当作成了资历。就是人们常说的,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多,上午从桥东走到桥西,下午从桥西走到桥东,又有何用?行尸走肉,只是混日子罢了。
有人说,我已经有了10年工作经验,但很多人是把1年经验用了10年而已,没有总结,没有实践,没有再总结。
做一件事情,如果没有总结,只能得到10%的成长;如果记录下来,能得到30%的成长;思考分析并总结,能得到60%的成长;总结并应用到下一次,就能得到90%的成长,这就是1、3、6、9成长模型。
如果不能养成二次处理信息的习惯,不能每日三省吾身,知识只是知识,与你能力素质无关。
国人做事大差不差的现象比比皆是,正如胡适老先生在《差不多先生》文章所述:他是全中国人民的代表,是各省各县各村人士。
它的相貌和你我差不多,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太清楚,有一张嘴巴,但说得不太明白;有一颗脑袋,但想得不够细密;有一双手,活干的不够精细。
近年来,国家大力呼吁“工匠精神”,估计是看到普遍存在的大差不差现象了吧。
学而优、技而专则仕,国内企业普遍重视领导干部的培养,什么青训班、干部培训班等,但对于一线普通员工的工匠培养就有点放养的性质了,或者想是想了,但没有具体行动。
对于员工个人,也是缺乏对自身能力的投资意愿,不学习,不改进,上班按部就班,下班上网打牌。
在知识、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人不能与时俱进,就会成为36岁的高速公路收费员下岗不适应问题,就会有44岁的硕士下岗后跳楼事件。
当下有一句话说得非常贴切,现在这个社会淘汰一个人,都不会跟你打招呼,并且淘汰你的时候,往往在你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有车贷的时候,即45岁现象,可以说一击即溃。
对工匠的培养,全世界做的比较好的,一个是日本,一个是德国。
日本有一家秋山木工,专门为皇室提供方家具,学徒必须八年,期间禁止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每年只能与家人见2次面等等,目的就是潜心学习木工,秋山木工培养出来的不是普通木工,是工匠。
日本产品薄、小、短、轻是全世界出了名的,这与它拥有一大批产业工匠是分不开的。
德国产品工艺、产品质量全世界有目共睹,一方面与其一丝不苟近乎执拗的国民性格有关,另一方面与他们技工培养制度有关。
他们对普通操作工的培养可是下足了功夫,从初中就开始分流培养,一方面分流读高中考大学,另一方面上技校学习操作技能,他们可以十几年如一日的学习铣床、刨床等,他们的操作工待遇、社会地位与本科、硕士甚至博士一样高。
所以大家可以各自潜心学习,心无旁骛。在德国,有许多干了一辈子直至退休的操作工,感觉光荣得很,这就是工匠,就是专家。
这个社会很公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时间是决定成为专家、工匠的唯一瓶颈因素,但它对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不多不少,大家都一样。
社会上有一个10000小时练习成为专家的说法,只要你在一个细分领域或岗位上,用心钻研10000小时就能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5年。
这5年,要像日本阿米巴经营大师稻盛和夫说的那样:必须时刻研究它,改进它,上班想它,下班想它,吃饭想它,睡觉想它,想到连上苍都忍不住想要帮助你的地步,这样才行 !
你的时间花在哪里,哪里才能出结果,当然是用心的花,不是走马观花的花,这也是有的人工作一辈子都没有成为专家的原因,时间够了,但没想够、想透。
如果在10000小时的基础上,再辅以3000小时的阅读,将加快这个进程或增添这个工匠的成色。
如果平常1天看1小时书,周末休息每天看3小时,2分钟1页,1小时30页。
假如1本书300页,3000小时约等于5年时间看300本书,每月6本,认真看,仔细想,勤做笔记,如果再结合本职工作,学以致用,一定能成为某一领域专家。
虽然我们生活在21世纪当代,如果不学习,我们甚至比不上1908年开展流水线生产的亨利福特,比不上1910年推行标准工时的弗雷德里克泰勒,肯定比不上上世纪50、60年代推行精益生产的丰田喜一郎、大野耐一……
很多知识、经验前人已有总结,不需要我们再浪费时间去摸索、去试验。
华为1997年开始大规模学习西方先进企业管理方法,1997年邀请美国合益集团开展人力资源体系变革;
1998年开始,华为花4800万美金邀请IBM帮助开展信息技术战略和规划、集成产品开发变革(IPD),随后又开展集成供应链体系设计(ISC)。
2004年邀请美世咨询公司开展组织结构设计,2007年邀请IBM、普华永道、毕马威开展集成财务体系变革,2007年邀请埃森哲开展销售管理体系变革(CRM)。
还有任职资格体系来自于英国国家职业任职资格体系,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是德国国家技术应用研究院做的,精益生产是日本丰田做的,股权是韬睿做的……
近10年内,华为光支付给IBM的咨询费就高达20多亿元,可见学习劲头之足。
人和企业一样,也必须要学会借鉴。
这个时代需要的是专家,而不是万金油式的通才。企业需要研发专家、设计专家、工艺专家、营销专家、成本专家、质控专家、焊接专家、插件专家、组装专家、扎线专家、打字专家、包装专家、仓库专家、叉车专家等各种各样的专家组合在一起,这就是现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有木桶短板现象,由于历史原因,销、研、产、供各职能发展不平衡,决定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是最短那块木板。
但对于个人而言,则没有木桶短板现象,企业可以选拔有专长的人去担纲某一职位,如果你是能力平平者,将终有一天会被别人替代掉,成为45岁现象。
所以你必须时刻勤奋学习,始终都要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工匠,最好能成为行业专家,不能满足于企业小圈子里的翘楚,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兴亡,决定你成色的,最终是这个行业。
只要你专业能力足够强,一定有人找上门来,把你安插到和你差不多长的木桶上。
现在国家、社会已经认识到工匠、专家的重要性,尤其是技术专家、一线工匠的重要性,打破学而优、技而优则仕的怪圈。
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国工匠”的片子,就是国家发出倡导工匠精神的檄文。
实际上很多企业,对工匠培养做的还是不错的。
譬如华为,员工任职资格评级实施Y型通道,新员工进厂,不分专业,首先全部在基层锻炼。
2-3年后,根据员工能力素质和性格特点,开始Y型分流,愿意干技术、干研究的,踏踏实实干研究。
其发展路径基层业务人员---骨干---核心骨干---专家---资深专家,最后可以做到首席科学家,级别可以与公司副总裁齐名,譬如华为有一个首席管理科学家黄卫伟。
擅长管理、有领导力潜质的,可以走管理序列的路子,其发展路径基层业务人员---骨干---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一直到公司副总裁、总裁等。
即使做领导,也要做成专家型领导,得有一两门管理擅长,如供应链专家、薪酬设计专家、流程专家等,因为领导有期限,而专家愈老弥香。
把一个不擅长管理的技术人员,硬摁到管理岗位上,不仅管理一塌糊涂,而且浪费人才,暴殄天物,搞不好还分道扬镳。
华为以前有一个人技术人员孔令贤,因技术能力突出,连胜三级走向主管岗位,但随后一方面管理能力不够,另一方面公众聚焦,反而压力巨大,最后辞职移民了。
事后任正非还在非公开场合道歉,呼吁他回来,可以让他专心从事于技术工作,但为时已晚。
有一位美国企业家问华为领导,你们公司怎么在30年间做到了世界领先的,他答道:“不,我们是60多年,因为我们每天是2x8小时在工作……
每天工作8小时,只能产生普通劳动者,不可能产生音乐家、舞蹈家、科学家、工程师、商人、工匠……
天道酬勤,功不唐捐,每一个人要成为专家、工匠没有捷径,只有勤奋、钻研,即使做农民,也要成为“褚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