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职场,周边不免有很多关系需要应对,比如老板、上司、同事……当你用“供应商”的视角去绘制职场人脉地图时,你会发现周边的人际关系开始变简单了。
老板“变身”客户
当用“供应商”的视角去看待老板时,他的身份就变成了你的客户,一个为你的工作成果而买单的客户。在人才市场上,你可以选择将自己“供应”给任何企业老板,而企业的老板也可以从众多“供应商”中选择他认为最合适的为他所用,客户和供应商商议“价格”、“供货年限”等信息之后,签订合同,以保证双方利益,合同生效后,你开始“供应产品”,老板支付报酬。
直属上司“变身”客户的质量监察机构
用“供应商”视角看待直属上司时,他就变成了“客户的质量检查机构”,且担负着整合及检查责任,他将一项整体“产品”分成几个部件,让团队的每个“供应商”供应擅长的部件,并制定质量合格标准,当大家生产出来部件后,他负责检验产品,并将这些部件整合成一个整体,供应给“客户”(上级老板)。在你生产产品的整个过程中,你的直属上司可以随时监督、检查,如果他觉得你的生产过程、半成品、成品不符合要求的话,会责令你“返工”、“整改”。如果你的工作质量一向比较好,这个质量监察机构会下放一些权利,会有“免检”产品出现。
下属“变身”零部件供应商
用“供应商”视角看问题,你的下属就变成了零部件供应商,有的提供发动机、有的提供轮胎、有的提供车外壳等,你需要在工作开始时,研究该“产品”都需要供应哪些零部件,然后安排你的下属们去生产。下属生产出来的成果提交你后,你需要对部件质量进行检验,并将部件整合起来,形成相互协调的整体,最终提交给你的上司再次整合、检验。
周边同事“变身”利益相关的供应商
当用“供应商”的视角去看待周边同事时,他们就成为了与你利益相关的供应商。有的有上下游的关系,有的有合作关系,有的则有竞争关系。职场上的工作很多时候都需要有一个团队去配合,每个人发挥所长,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就好像提供一类产品的供应商,多个人相互整合,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因此,你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就是利益相关的供应商,在同一个框架下开展互利合作。有些同事类似生产链的上下游,需要流水线作业。也有的同事可能是你的竞争对手,这个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其他部门人员“变身”服务外包机构
其他部门的人员一般是提供不同类产品的供应商,跟你没有太多直接联系,但却可以为你提供你们团队不擅长的其他类型服务,他们更像是你的“服务外包机构”。比如,你在公司是提供产品的供应商,而与你不同部门,比如,人力资源部人员,就像是提供人力外包服务的机构,给公司内众多“产品供应商”提供人力外包服务。你们的关系更像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虽然没有直接的利益联系,但在很多事情上会有联系。
客户“变身”外部环境
用“供应商”的视角去看待职场生态环境后,你所在公司真正的客户就成为了外部环境,这些客户决定了你的“客户”(老板)生意的好坏,间接地会影响你所在的人才市场供应关系的平衡。虽然,这些客户可能不直接与你发生关系,但他们却间接地决定了你的公司内部“客户”的“支付”能力,只有公司外部客户好了,你公司内部“客户”生意才好,才会有更大的可支付空间,给你的“价格”才有可能更高。
Tips
当用“供应商”的视角把你所在职场的生态环境变身之后,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变得简单了。你的关注点可以从很多表面上的“感情”转移到最核心的问题上。比如,当上司责备你时,你不会觉得上司太不近人情,因为质量检查机构本来就不太容易融通,本来就是挑毛病的,角色使然而已;你与周边同事的合作更多地不再是“帮朋友忙”的感觉,而是你们本来就是利益相关的群体,合作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最终产品,实现共赢;当你把周边的人际关系变身之后,你会发现,其实脱去了人与人之间所谓“感情”的成分,职场环境会变得相对简单,这会让你更容易地看到问题的本质,抓住核心要点,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来源:北大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