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留言:
看到“紧急”两个字,我们决定安排!
SQE该如何帮助供应商做改善,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大家可以补充:
首先,我们做任何工作都必须要有基本的原理和逻辑,带领供应商改善也是一样的,我惯用的伎俩是PDCA,严格地按照这个逻辑开展活动的。接下来我按照PDCA的逻辑跟大家分享下我的经验。
Plan 策划
既然我们要帮助供应商改善,那必须首先知道供应商哪里需要改善,这是我们进行前期策划的基础,这就像医生看病,首先要确诊问题然后开方子治疗。如何确认供应商需要改善的问题呢?事故,源于事故,也就是供应商的发生的质量事故。事故就像病人的病症表现:头疼,发烧还是胃疼,恶心?
作为SQE,你之所以想帮扶供应商改善,那肯定是供应商的质量状况已经严重影响到你们的运营,供应商又没有能力进行自我改善,但你们非常珍惜他们价格优势。权衡利弊后,一员大将被组织派出:SQE!
拉出供应商前三个月的质量事故,把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和流出原因罗列好,然后开始原因进行整理归类,你会得出类似如下的发现(下述内容仅为讲解需要,实际归类原因以自己总结得出为准):
40%的问题源于现场5S不好
30%的问题源于图纸和标准的理解错误
20%的问题源于设备/模具的维护保养不当
10%的问题源于人员的培训不当
有了上述的这些数据,你的Plan就完成了一半,接下来要针对你的发现给供应商制定改善计划:
如何改善供应商的5S?这是非常难啃的骨头,所以不要轻视这种看似简单却横行世界的质量工具,它绝对是有深度的东西!
如何改善供应商对于图纸和标准的阅读能力?
如何带领供应商制定一套完整的设备/模具维护保养流程?
如何教会供应商进行员工培训?
把上面的问题回答了,至此,你的Plan就结束了!
Do 执行
第二步是执行,也就是把你的方法论列成有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的计划,指导供应商如何一步一步地开始改善。比如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整理:扔掉不用的,留下有用的
整顿:按每一种工具,物料的使用频次进行位置的定义,经常用的要非常容易拿到,不常用的可以统一放远点
清扫:将研究明白的工具,物料摆放位置标准化,并做好目视化的标识,格子和颜色区分。
清洁:每天都要保证下班归位,上班点检是否归位,并持续按照5S标准的要求执行。
素养:不断优化现有的5S标准,精益求精
这才是5S的真谛,所以5S真的不是拖地,擦桌子,抹机器。这也是为什么5S能够横行世界而大道至简地让你觉得这玩意没啥技术含量,但却一直做不好的原因。
执行过程是对SQE策划的实现和落实,前提是SQE具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不然你无法带着供应商改善的,真的!很多SQE连5个S都整不明白,还要供应商6个S,7个S的往上堆叠...
Check 检验
检验就是对你提出的改善计划的检验,检验你们的执行结果如何,是否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完成了相关的改善工作。同时还要看供应商的质量事故是否走下降的趋势。如果事故数量有下降趋势,就说明有效果,继续干!
Analysis 分析
如果改善效果不佳,要分析确认是不是没有总结出供应商要整改的真正的方向或弱点。为什么改善会无效,重新收集数据,重新总结分析…
如果改善有效,接下来要确保如何能让供应商保持住现有的状态,也就是到了告诉供应商:标准 – 执行 – 监督这六字真经的的重要性了。
说完了上面的大逻辑,相信各位SQE已经信誓旦旦,撸起袖子准备带着那孱弱的供应商大干一场,让他们大有脱胎换骨的决心了。但记住,任何的改善都是有成本的,同时对于供应商管理者的思维是一种挑战:任何人都有惰性,组织也一样唯堕是从!
所以在带领供应商改善前一定要和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沟通清楚,不要盲目开始,虎头蛇尾,因为真正决定你能够改善下去的不仅是你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催化剂是管理者的支持。
作者:容平 来源:SQE供应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