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潜在供方进入视线的时候,通常要面对的是一大堆信息和资料,这些信息和资料堆积在一起,颇有几分乱花渐入迷人眼的感觉。
事实上,这些信息时真时假,从这些信息中挑选出有用的信息,确实是一种考验。其实,当心中已经有对供应商的期望值之后,就会很容易从这些信息和资料中提取到有用的信息,结合期望值,以及识别到的风险,就很容易形成有益的结论。因此,在进行潜在供方审核之前,对供应商进行一个初步评判,用来和期望进行比较,非常有必要。供应商问卷调查,是常用的渠道,但这里基本只有相对正面的信息。要进行客观的评判,还需要从多渠道收集信息,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要想获得这些信息,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1. 潜在供方进入这个行业的时间,以及客户群体。通常,进入这个行业的时间与此类产品开发和生产的经验成正比。这时,企业的规模会相对比较大,客户群体也会更高端一些。相反,如果一个规模很小、进入时间不长的供方,他的客户都是知名的龙头老大,这中间的真实度是值得商榷的。2. 仔细分辨是前端还是售后市场。很多公司在简介中,介绍他的客户群体都是知名OEM,然后公司的实力却相当一般。这个时候需要警惕,该公司十之八九是做售后市场的。关于一些做售后市场的公司,基本没有项目管理和产品开发经验,都是靠拷贝出来的产品,这些产品一旦涉及到售后投诉,带来的成本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而且,不要指望能培养这样的企业,除非能与自己所在的公司形成优势互补。同时,有些做售后市场的企业,完全没有质量管理的概念,通常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3. 潜在供方的设备能力,包括试验室和自动化程度。相对来说,有完整的试验室,以有自动化设备的厂商,更容易获得高端客户的青睐。尽管,自动化程度带来的问题,复杂程度更高一些,解决起来也更困难一些,但在过程控制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稳定度4. 可以在中国专利信息官网上去查一下该公司的发明专利。发明专利的有无以及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公司的技术实力。特别是在一个公司介绍在多个领域的成就时,这些专利的侧重点,就能对该公司做一个同步印证。我们可以仔细分辨这些专利是在产品型的,还是生产技术型的;是实用型专利,还是外观型专利,这些都可以为评判该供应商做出一个依据。5. 想另外补充说明一下的是,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审查也非常有必要。在工作中会真实存在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要去审核的过程或者项目,竟然不在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内;抑或,几个人自称是某集团公司的负责人,下辖几个工厂,但对这几个工厂并无实际控制权。警惕这些想空白套白狼的家伙,因为他们只想挣钱,但并不想对卖出去的产品负责,而你却要。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一套准则,能选出好的供应商来。因为“好的供应商”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评判标准很难统一。在同一个时期,对于不同零件的供应商选择,期望值会有所区别,同时还取决于自己公司的优势;而在不同时期,选择同一类型零件的供应商期望值也会不一样,变化的因素来自于公司的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比如人员的流动、技术的成熟等等。在这里,我们要提出一个概念,选择一个供就商,从来都不是选择最好的供应商,而是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合适的供应商,并不代表我们需要从质量方面进行妥协(完全不妥协也是不现实的),而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供方和自己。通常的情况下,我们会从自己的角度来审核供应商,在进行开发和管理的时候,会对供应商进行分类,从而采取不同的控制方式和程度。见下图:可是,我们却很少审视自己,特别是从供应商看待客户的角度来发现真正的自己。下图是一个销售/客户的模型:
结合以上可以看到,不仅是客户会选择供应商,供应商也会选择相对应层次的客户,选择从来都是双向的。在和一个潜在供方进行接触的时候,对方也悄悄地把你划进了他们公司相对应的客户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策略。这些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ISO9001/IATF16949/VDA6.3的范畴,但却至关重要。原因在于,还是要从风险的角度来考虑,在进行潜在供方初步评判时,不能只看到有利的一面,也不能只看到对方不好的一面。因此,对潜在供方进行分析,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再做出判断和抉择,否则容易出现意外事件,比如质量差,供方管理混乱却又不受控的情况。在质量和成本间取得平衡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或者说在质量和成本之间,还有很多其它不受控的因素。
作者:林凡 来源:制造学习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