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司机有时不受重视,认为他就是一个司机嘛,无职无权,其实他是供应商的代表,供应商的对接人,供应合同的执行者。
与司机协同好,就是与供应商协同。供应链协同,要重视每一件具体的事,重视每一个具体的人,协同才能落地。
“一家企业的采购通知他的供应商,明天一大早要送货。于是,供应商第二天就安排了司机天没亮就开始装货,8 点钟准时开到采购的企业门口。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仓库的人不愿意卸货,态度也很不友好,说现在正忙着呢,等着吧。没办法,司机打电话给公司老板汇报情况,供应商老板联系了采购,采购说他也没办法,仓库也不归采购管,司机只好继续等。那就等吧,可到了 12 点,也没人来卸货,又到了吃饭时间了,司机就问,能否去食堂吃个饭呢?对方说不行,公司规定,不让供应商的人员在公司就餐,司机说那我付钱买行吗,对方说付钱也不能,自己想办法吧。可这工厂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司机上哪去找地方吃饭呢?”(文章来源:作为采购,你做过供应商满意度调查吗?)
1. 采购既然要通知供应商送货,就得提前联系仓库准备收货。2. 采购在与仓库联系时,就应该了解第二天仓库收货的忙闲程度,进而决定是否要求供应商“一大早”送货。3. 供应商老板就送货司机遇到的情况联系采购后,采购应该向仓库了解收货进度。4. 如果了解到 12 点也卸不了货,采购就应该提前安排其就餐。5. 采购知道了“有不让供应商在公司就餐的规定”,就应该提前与相关部门沟通, 毕竟“工厂前不着村后不着店”。1. 该采购缺乏主动性,非常善于甩锅。竟然能把 “他也没办法,仓库也不归采购管,司机只好继续等” 这样的话说给供应商老板听,完全不顾企业和自己在供应商心目中的形象。2. 该采购不会“换位思考”,充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习气。“到中午也卸不了货,司机不得吃饭?”纯粹就没有站在司机角度去思考,难道是因为别人是司机,就低看一等?或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司机没地方吃饭”,那是公司的规定和工厂所处的位置决定的,跟我有什么关系。3. 该采购没有“风险意识”。找不到地方吃饭,司机极可能要生气,一生气开着车拉着货就走了,到下午说不定还得采购到处“找司机”;卸不了货,供应商老板已经打来电话,司机没地方吃饭,供应商老板肯定会知道,一颗复仇的种子从此就种了下来。等采购需求紧急的时候,就不要抱怨供应商不配合了。另,“公司规定,不让供应商的人员在公司就餐,司机说那我付钱买行吗,对方说付钱也不能”,这样的规定采购部之前知道吗?有什么深层次原因?发生了这样司机遭遇的事情,如果采购不向上反馈,这样的规定很有可能还会继续起作用,还会伤害更多供应商的感情。宫迅伟老师常用“3 流、2 条主线、1 个突破口”来概括供应链,并提到供应链管理要“大处着眼,小处落地”。改变“送货司机的遭遇”所反映出来的状况便是一个“小处落地”的场景。供应链的 3 流,信息流驱动、实物流增值、资金流回馈。这里的直接表现就是“实物流”受阻,送货司机竟然等了一上午,还是没把货给卸了,表面原因是“仓库的人不愿意卸货,正忙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采购没有提前与仓库沟通”导致“忙的不开交,没空收货”,信息流上出现问题。一上午在仓库外等待,司机的效率极低,供应商会“吃一堑、长一智”,后续送货要么“拖后采购要求的时间”,要么“想法增加物流费用”,进而影响“供需间”的现金流。供应链的 2 条主线,“供需更精准,协作更高效”。司机遭遇中,供应商对客户的需求做到了“精准”,“采购要求一大早送货”,“司机 8 点钟就到公司”;但客户对供应商的需求,几乎没有考虑,更别说“精准”了,司机肯定还有其它事情, 需要尽快卸货,结果等了一上午。这种逆向的供需不精准,是由客户内部的采购与仓库间不协作造成的。客户如果经常满足不了供应商的需求,供应商与客户间的高效协作也会受到影响,“采购要求一大早送货”,“司机 8 点就送到”,这样的状态很可能只会有一次。供应链的 1 个突破口,“快速响应,缩短周期”。供应商倒是快速响应了,“天没亮就开始装货,8点钟就送到公司”,公司内部却因为采购和仓库的相互推诿造成了“肠梗阻”,在缩短周期上,供应商的努力根本没起到作用。“快速响应,缩短周期”不是口号,而是建立在链条各方的高效协作之上。整 件事情中的链条非常简单,采购—供应商—司机—仓库,但就是这么简单的链条竟然还出现了问题。“协作共赢”的道理大家都懂,但为何就是协作不起来呢?是企业推行的绩效考核导致了相关部门“各打算盘”,各行其事?还是彼此之间积怨很深,不顾整体利益,互相拆台,不愿协作?要想解决此类顽疾,可能还得采用精益思想来仔细分析“遭遇”本身。“要求一大早要送货“,到底是谁的指令?采购的,计划的,还是使用部门的?对供应商货物的需求,是紧急的,还是非紧急的?在收货环节需要的协作,谁应该起主导作用?之前听采购朋友讲,为了让仓库快速收货,需要平时就跟仓库搞好关系。公对公的事情,要靠私人关系来解决,总感觉有些不妥当,采购经理们为此也感觉很别扭,如果所有的采购都跟仓库搞好了关系,那么仓库到底会先收谁负责的供应商的货呢?采购得看仓库的脸色行事,采购的领导力、影响力、话语权从何谈起?可不可以求助信息系统,让数据说话,让采购在收货环节硬气起来呢?期待各位留言讨论。
- END -